Tecniplast
首页
解决方案饲养设备消毒设备实验设备新闻资料联系我们
technology. services. tomorrow. together
         目录>>华南农大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研究上又有重大发现
 
新闻和资料
  Inscopix开发的微型荧光显微镜nVista …
  兰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国家认定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
  广州实验室副主任徐涛:构建国际一流生…
  河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生物安…
  高安全病原体实验室全球激增引发担忧
  国家卫健委:进一步做好新冠病毒实验室…
  河南又一家P3实验室获批建设!在河南农…



 
近日,华南农大兽医学院孙坚副教授为第一作者、一年级博士生杨润时为共同第一作者,以廖晓萍副教授和刘雅红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Co-transfer of blaNDM-5 and mcr-1 by an IncX3–X4 hybrid plasmid in Escherichia coli”在微生物学领域顶级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上在线发表(http://www.nature.com/articles/nmicrobiol2016176)。这是继2015年底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刘健华教授发现质粒介导粘菌素耐药新机制MCR-1以来,该实验室在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研究上又一重大发现。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是人医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最重要的抗菌药之一,当碳青霉烯类药物失效的时候,粘菌素作为有力补充,用作治疗多重耐药阴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近几年来,随着这两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细菌再一次突破了这两道防线。碳青霉烯酶NDM-1最早于2009年在印度新德里被发现,由于产NDM的细菌能够抵抗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所以也得名“超级细菌”。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由该实验室于2015年底在中国境内的动物和人医临床的菌株中发现,它能介导粘菌素低水平的耐药,自从被发现以来,短短几个月内,mcr-1已经在全球五大洲30多个国家检出。刘雅红教授团队在持续的耐药性监测过程中,从一只患病的宠物猫中分离一株对碳青霉烯和粘菌素同时耐药的大肠杆菌,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这株大肠杆菌同时携带blaNDM-5和mcr-1两个基因,值得注意的是,两个耐药基因同时位于一个可接合转移的杂合质粒中。通过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挖掘,发现这个杂合质粒是由两个分别携带blaNDM-5和mcr-1的IncX3和IncX4质粒,在IS26和nic两个重组位点分别经过两次重组杂合而成。刘雅红教授团队进而提出了一个杂合质粒形成的模型,这为后续进一步研究相似的杂合质粒提供了可行的范本。  细菌耐药性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刚刚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也把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来加以讨论,各国首脑也签署了针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公报。耐药性问题是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相关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以及世界粮油组织等国际组织的通力合作。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 客户支持 | 新闻资料 | 招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sitemap
© 2013 柏安诺科技(粤ICP备13057768号-1),All rights reserved.
Tel:0755-26037791 Email:info@biovan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