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niplast
首页
解决方案饲养设备消毒设备实验设备新闻资料联系我们
technology. services. tomorrow. together
         目录>>中国科学家破译金丝猴基因组
 
新闻和资料
  Inscopix开发的微型荧光显微镜nVista …
  兰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国家认定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
  广州实验室副主任徐涛:构建国际一流生…
  河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生物安…
  高安全病原体实验室全球激增引发担忧
  国家卫健委:进一步做好新冠病毒实验室…
  河南又一家P3实验室获批建设!在河南农…



 
近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明研究组与北京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利用二代Illumina HiSeq2000测序平台,对一只雄性川金丝猴 (R. roxellana)(疣猴亚科,仰鼻猴属Rhinopithecus)进行了de novo测序(测序深度达到146×)以及同属的滇金丝猴 (R. bieti)、黔金丝猴 (R. brelichi)和缅甸金丝猴 (R. strykeri)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各30×左右),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结合功能实验和宏基因组分析,揭示了灵长类植食性适应的分子机制,并阐明了金丝猴属的起源和演化历史。
利用新获得的基因组数据分析发现,与人以及类人猿等基因组相比,旧大陆猴的基因组可能更加“动态”,并存在着较多的重组以及转座事件。而在植食性适应方面,这一类群可能采取两种策略,即一方面通过基因复制和扩张来消除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毒性,而另一方面与脂肪酸和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则受到正选择作用,有利于其发酵代谢以及高海拔适应。有趣的是,尽管金丝猴的嗅觉基因中有61.7%为假基因(这可能与金丝猴萎缩的外鼻孔以及嗅觉系统退化相关),但在其与牛的基因组比较分析中却发现33个快速进化的嗅觉基因,且大部分这些嗅觉基因(69.7%)可能参与感知水果、植物等气味相关,这一比例高于其他相关的物种;利用基因组数据,这次研究还首次对与植食性紧密相关的RNASE1基因的复制区域进行界定,针对RNASE1的序列比较及功能实验结果支持“一次复制假说”,即该基因复制发生在亚洲叶猴和非洲叶猴分歧之前;同时结果也支持“平行进化假说”,并证实第39位氨基酸由碱性向非碱性的转变可能是导致其最适pH值降低的关键。
研究结果于11月2日以Research Article(封面文章)在线发表在Nature Genetics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周旭明博士和王博石博士以及诺禾致源基因组研究成员潘琪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明研究员和诺禾致源李瑞强博士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了科技部支撑项目(2013BAD03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420, 41371071, 31372185, 31130061)和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专项(KSCX2-EW-Q-7-2)的支持和资助。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 客户支持 | 新闻资料 | 招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sitemap
© 2013 柏安诺科技(粤ICP备13057768号-1),All rights reserved.
Tel:0755-26037791 Email:info@biovano.com